端午節少不了吃粽子、掛艾葉、沐蘭湯、飲雄黃酒等傳統習俗,滿滿的儀式感里蘊含了許多養生之道。這些古老的端午習俗,最早都是古人用來驅除疫病、維護健康的,所以端午節也被稱為中國最早的“健康防疫日”。
端午背后的健康養生知識:
登高賽舟
活氣血,散濕濁
端午時節,陽氣旺盛,濕濁毒發,通過多種途徑化濕排濁避穢是這個時令的養生要點。運動使毛孔開泄,濕濁得排,登高和賽舟都是好方法。

《黃帝內經》云:“夏三月,此謂蕃秀,天地氣交,萬物華實,夜臥早起,無厭于日,使志無怒,使華英成秀,使氣得泄,若所愛在外,此夏氣之應,養長之道也。逆之則傷心,秋為閡瘧,奉收者不和,冬至重病?!逼渲刑N含的養生道理:夏三月,萬物繁茂,天地之氣交合,宜晚睡早起,不要厭倦漫漫長日,調節情志不發怒,運通氣機使神色充盈秀美,濁氣得泄,順應天時。如夏季不遵循自然規律,仍收斂內藏,則容易引起各種疾病。
端午養生第一條:適當運動,出出汗,不要收斂內藏。運動后飲用溫水,不可汗后冷飲,給濁邪以出路。
食粽熬蒜
清暑濕,益心脾
仲夏端陽,暑氣當令,屬性升散,易耗氣傷津,擾心神,尤其是老年人表現明顯,在入夏后疲乏加重。又暑氣常與濕并存為害,易致暑濕泄瀉。
仲夏養生應健運脾胃,滋養心氣,清暑祛濕。端午習俗就深刻體現出了中國的“和”文化。粽子,外以粽葉荷葉清熱祛暑,內以糯米大棗滋養心脾,有類“清暑益氣湯”之功。

紅糖蒜湯,也是端午飲食之一,大蒜解毒祛濕,紅糖熬煮以溫運脾胃、益氣活血。中醫認為夏季濕熱熏蒸,久則耗氣,粽子和紅糖蒜湯兩道食材既清解暑濕,又扶陽正氣,調和身體,達到解毒而不傷正之功,老少咸宜。
端午養生第二條:飲食上以清淡為主,增加蔬菜類食物,少佐辛辣之品,如大蒜炒紅莧菜等各種時令蔬菜。大蒜抗菌消炎、抑制腫瘤細胞活性,夏季做菜時少佐以蒜,對預防胃腸道疾病也有好處。值得注意的是,切勿貪涼飲冷,過食寒涼,腸胃受傷,濕濁內蘊,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的發生。
浴蘭掛艾
避邪穢,防叮咬
俗話說,端午節,五毒出。隨著氣溫升高,各種蚊蟲開始頻繁出現,若體質濕熱,端午前后易出現皮膚病變,蚊蟲叮咬后易誘發皮炎。
端午養生第三條:保持環境衛生,潔凈居所,防止蟲害。民間習俗有門窗上掛艾葉、菖蒲和大蒜,屋內薰蒼術,以驅五毒,防蚊蟲。身上佩香囊,用菖蒲艾葉煮水泡澡,以期祛濕解毒,對于某些濕毒偏盛型皮膚病也是可行的。保持整潔衛生的居住環境,對維護健康大有裨益。
- 認識自己,做最好的自己
- 端午節是中國最早的“健康防疫日”?這..
- 這是林業人的歌曲,這是林區人的回憶,..
- 兒童節的來歷,你知道嗎?
- 牡丹江、海林周邊旅游好去處--美麗的..
- 收藏!中國博物館的國寶圖鑒
- 中國人怎么“吃”有了新指南
- 立夏:薰風迎面萬物秀
- 五一勞動節|致敬每一位偉大的勞動者!
- 中國點擊率最高的一篇文章(經典好文)
- 看看這炫圖,你不覺得海林很美嗎?
- 過去的海林是什么樣的,請看海林舊影 ..
- 海林過去是什么樣的?橫道河子火車站舊..
- 健康是一筆財富
- 我省新高考方案在這,家長考生請收藏!
- 記憶中的海林,發展中的海林
- 中國點擊率最高的文章 (太經典了 )
- 三八適逢春風暖,細數“三八婦女節”的..
- 將"泥沙"抖落掉..
- 這不是你一個35歲男人應有的奮斗狀態..
